合同条款模糊引发争议咋办?
2025-08-28九江知名律师
合同条款模糊引发争议咋办?
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、变更、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,其核心在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的规定,合同内容应当具体明确,以便于双方遵循执行。当合同条款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时,可能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,进而引发争议。处理此类争议的基本原则是尽量按照合同文义、交易习惯及诚实信用原则解释合同,确保合同目的能够实现。
【引用法条】
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六十一条:“合同生效后,当事人就质量、价款或者报酬、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,可以协议补充;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,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。”
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一百二十五条:“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,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、合同的有关条款、合同的目的、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,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。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,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。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,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。”
部分履行合同责任如何认定?
在合同法律关系中,部分履行是指债务人未完全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或条件履行其义务,而是仅履行了部分义务。对于部分履行合同责任的认定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:
1.是否构成违约:首先要判断部分履行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合同的明确约定。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具体的履行标准或时间要求,而债务人未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,则可能构成违约。
2.违约程度及影响:评估部分履行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程度。如果未履行的部分对合同目的实现有重大影响,或者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合同预期利益,则违约方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。
3.可补救性:考察部分履行是否可以通过补充履行或其他补救措施予以弥补。如果可以且债权人同意接受补救措施,则可能减轻或免除违约方的部分责任。
4.双方是否有过错:分析违约原因,确认是否因不可抗力、债权人自身过错或其他法定免责事由导致,这将直接影响责任的归属与承担。
【引用法条】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七十七条: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承担继续履行、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。”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二条:“履行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。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,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,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,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、重做、退货、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。”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三条: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,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,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,应当赔偿损失。”
面对合同条款模糊引起的争议,建议双方保持沟通,积极寻找共识,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律师协助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采取合理的法律手段,明确合同条款,公正、高效地解决争议,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。在商业活动中,注重合同的严谨性和明确性,预防此类争议的发生,对于保障交易安全、促进合作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。